2021年在金牛区民政局支持下成都聚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了“睦邻金科·齐心共创”金科苑社区81号院落共治行动。项目从公共理性培育的视角出发,围绕“环境改变”“氛围营造”“居民素质提升”“自治平台搭建”等内容以三年为周期,通过不同阶段项目服务的开展,循序渐进的提升居民的公共意识与参与意识,共同营造更好的社区与院落家园。
项目执行以来,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发动社区、物业、志愿者、居民骨干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开展了内容丰富的项目活动。引导居民更多关注自身所应履行的公共义务,帮助院落居民逐步提升公益环保理念。





基于项目执行情况,总结出以下项目经验
1.机制在前——逻辑框架要清晰

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以公共理性的培育助力社区提升民主协商议事的实际效能,因此在项目前期,社工要在对项目整体的逻辑框架与理论体系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的前提下,进一步确定行动路径,逐渐形成机制,才能够在项目调研中有的放矢。
2.找准痛点——需求调研要深入
如何找准社区与居民的关注焦点,吸引居民主动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意见与诉求是项目推进的关键一环。因此,在项目前期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工作就尤为重要,社工要在充分了解社区院落环境、社区自治与物业管理现状,以及居民真实的声音的基础上,才能够有效的带动多元主体参与。
3.循序渐进——居民培育要耐心

居民公民意识的启蒙与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在不同阶段需要着重解决不同的问题。该项目的第一阶段:公共理性萌芽期,首先应该聚焦范围,以相对集中的一类问题介入并进行试点;其次要在一定的权力引导下动员多元主体参与,强化居民的责任意识,培育协商文化。在项目的第二阶段:公共理性成长期,则可以在第一阶段行动机制的基础上,扩大关注范围,充分给居民授权,进行全面布局;在项目的第三阶段:公共理性成熟期,这时的居民已经能够具有较高的公民素质与公共精神,因此可以形成以居民自治为主导的协商共治机制。
4.价值认同——行动成果要鲜明
在项目行动的过程中,是否让居民感受到明显的变化,让居民感受到参与行动的价值,是行动能否得以持续推进的关键。因此,要筛选居民关注度较高、问题难度适当、行动可行性较强的行动内容,一方面要让居民有充分的参与,同时又能够让居民看到阶段性的改变,只有提升居民对行动的认同度,才能增强居民参与的源动力。
“睦邻金科·齐心共创”金科苑社区81号院落共治行动第一阶段公共理性萌芽期暂告一段落,但是探索项目执行的道路仍在继续,……
成都聚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Chengdu JULI Social Work Service Center
齐心聚力,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社区
微博:成都聚力社工SAC
文章内容皆为成都聚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所有,如需转载或他用请注明出处或私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