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轻度认知障碍已成为困扰老年群体的常见问题。研究表明,音乐干预能有效激活大脑记忆网络,延缓认知衰退。为此,成都聚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总结前期服务的优势与不足之上,针对营门口街道低风险认知障碍老人推出“音疗记忆·曲唤青春”音乐训练小组,通过主动式音乐学习+生命回顾技术,强化社工+音乐的跨学科合作,为辖区低风险认知障碍老人提供结构化音乐训练,影响其情感情绪、社会交往、长期记忆等因素,助力其认知健康与生活质量提升。
活动伊始,大家通过“我的自画像”与社工相互认识、建立良好关系。每位老人用一个物品代表自己并在纸上绘制,杨婆婆画了一条项链,她说:“我平时就是很喜欢带项链,大家看到这个就会想起我。”邓婆婆则画了一幅风吹草地现牛羊的景象:“我属牛,我就画了牛儿和花花草草。”
随后,社工为大家介绍了后续的小组课程安排,明确小组开展的时间、地点、规则等,让小组发展规范有序。同时,社工以将要学习的歌曲——《北京的金山上》为引导,为大家播放《东方红》《唱支山歌给党听》等上世纪60年代的代表歌曲,大家都抢答歌名并纷纷跟着音乐哼唱。为加强大家的记忆联想,社工还通过展示上世纪60年代的代表物品、重大事件等图片带领大家分享关联记忆,触发过往积极回忆。
首节小组通过“自画像”打破隔阂,以音乐自然触发情感共鸣,成功建立小组信任基础。后续课程将逐步融入乐器演奏、合唱等环节,持续强化老人的认知与社会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