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ACEFUL
“厚德和平、情义邻里”
和平社区所在的这片热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拥有超过2000年历史,大政治家司马光在这里出生、西汉宰相何武在这里成长、岷阳书院在这里建立,璀璨闪耀的历史文明、风云际会的历史人物、传承千年的历史故事,凝练成“厚德”这一历史精神,亟待在当代赋予新的价值。
当代社区的发展与传播,亦需要当代的语境和解读。“情义”是在“厚德”内核基础上生发出的当代表达,与“厚德”的天下为公、利他精神一脉相承。同时,“邻里”是社区发展的重要单元和细胞组织,是传承历史精神、展现当代表达的最佳载体。
“厚德和平、情义邻里”,不仅是对和平自然、生态、文化资源内涵的高度提炼,也凝结了千百年来的文化精神,是符合和平社区特质、符合现实发展需要的发展定位,更暗含了和平社区未来的价值取向。
厚德和平
涵义:
厚德,源自《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为有大德、深厚的恩德;心胸宽广不以个人得失为主,重公轻私,谓之厚德。“德”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高尚美德,历来成为志士仁人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
什么是“德”,其实很简单。帮助别人要求回报,叫做交易。帮助别人不要求回报,就叫做“德”。如果有很多人得到帮助,而付出的人都不要求回报,那就可以称为“厚德”,就可以称作德高望重了。郫都区和和平社区辖域坐拥数千年的文明历史、无数叱诧风云的历史人物,凝练形成了“厚德”的文化特质。
支撑点:
厚德之“世”——司马光世家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编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与其父司马池,均与郫县(今郫都区)有着深厚渊源。
厚德之“相”——西汉名臣何武
何武,出生于郫县(今郫都区)郫筒镇,西汉大臣,出任扬州刺史,《汉书》有其传。何武居官清正、秉公执法、严格用人,是最早提出“大司马、大司空、丞相”三公分权的政治改革先驱。
厚德之“侯”——西晋西城侯何攀
三国时期郫县(今郫都区)人,西晋时封西城侯、西城公,战舰制造家。他为人正直,为陈寿洗冤,《晋书》中唐太宗亲手为他做传。
厚德之“学”——郫都区第一中学(岷阳书院)
和平社区辖域内的郫都区第一中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厚重文化积淀的学校。其前身岷阳书院,始建于乾隆十九年(1753年)。
情义邻里
涵义:
情义邻里,意味邻里之间,待人耿直豪爽、内心明亮、为人坦荡,饱含情义。因为有“厚德”,所以情义待人、邻里和睦。“情义邻里”是“厚德和平”的继承与延伸,是依托厚德内涵和新时代社区文化内涵而来,根据和平资源禀赋、人文精神、价值取向等方面凝练,结合新时代社区发展需求形成的发展方向。
支撑点:
情义之“城”——多元融合的国际化社区
和平社区横跨郫都区核心老城和东南部新城,辖区内既有单位家属院、自建房等较为老旧的居住形态,也有以新建商品房小区为主的新型居住业态;既有关系较为紧密的传统邻里关系,也有自我观念较重的新型独立居民;既有思想传统的老年社区,也有青年人占大多数的年轻社区。新城与老城的融合、传统与创新的融合、本土文化与国际化社区的融合,多元融合都需要“情义”进行串联和促进,发展“情义邻里”,是建设国际化社区的题中之义,也是对“厚德”传统的最好继承。
情义之“筑”——充满温情的社区综合体
和平社区除了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还有独特的现代化社区资源——超过8000平方米的社区活动综合体。如何将文化内核和精神力量注入物理场馆,让社区综合体不是冷冰冰的活动场地,而是充满温情的社区情感交流中心?这需要秉持“厚德和平”的文化传统,注入“情义邻里”的精神内核。充满精神引领的综合体,才能在情感交流中让社区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迎刃而解,才是面向未来的新型社区范式建筑,也才能打造出和平社区独特的文化品牌。
情义之“邻”——有情有义的国际化社区
2019年1月,成都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成都市国际化社区建设规划(2018—2022年)》和《成都市国际化社区建设政策措施》,有了纲领性文件作为方向,国际化社区打造成为新时代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致
禾小木
期待与您相见!!!!
| END |
成都聚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Chengdu JULI Social Work Service Center
凝心聚力,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社区
网址:www.cdjlsg.com
抖音:成都聚力社工
微博:成都聚力社工SAC